该作品的画风,采用了日漫风格,但从人物设置、川味十足的开场OP、场景设置上,充满着浓郁的中国风。
该片更因吸收了道教文化中关于炁,五行八卦等道教元素,并涉及到武当山、龙虎山等道教圣地而深受业内外关注,同期引发了网友对中国动画复兴的新一轮热议。回顾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,从早期的《大闹天空》、《哪吒闹海》,到近年的《宝莲灯》、《大圣归来》、《钟馗传奇》,又以《一人之下》为代表的新时期的动画作品来看,动画工作者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故事、民间传说、道教神仙体系,在剧本创作、艺术造型设计等方面颇下苦工,并积极融入新的历史环境之下,借助动画艺术手段,制作一批批符合大众审美的艺术作品。该片的美术设计,由被列为中国现代漫画的旗手与奠基人之一的张光宇先生担任。作为无锡人,张光宇在造型设计中,大量吸收了无锡纸马的画风。
无锡纸马,是无锡地区流传的一种民间祭祀用的木版印刷纸质神像,其内容大量吸收了民间传说、道教神仙以及行业祖师,如玉皇大帝、张天师、灶神、财神、土地、福禄寿等。纸马,始于唐代。在两宋期间,已被民间祭祀广泛使用。宋代吴自牧《梦粱录》记载:“岁旦在迩,席铺百货,画门神、桃符、迎春牌儿;纸马铺印钟馗、财马、回头马等,馈与主顾。”
元末明初的《如梦录》载:“仅纸马铺便有十几家,多是同香烛等兼卖。”清代王棠《知新录》说:“唐玄宗渎于鬼神,王玙以褚为币,今俗用纸马以祀鬼神。”作为民间艺术的无锡纸马,为张光宇提供充足的艺术灵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