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換為繁體中文

司马承祯《坐忘论》的养生之道

  • 文章来源:中华道教符箓协会
  • 发表时间:2018-03-26 18:45:24

《坐忘论》序

夫人之所贵者,生也;生之所贵者,道也。人之有道,如鱼之有水。涸辙之鱼,犹希升水。弱丧之俗,无心造道。恶生死之苦,爱生死之业。重道德之名,轻道德之行。喜色味为得志,鄙恬素为穷辱。竭难得之货,市来生之福。纵易染之情,丧今生之道。自云智巧,如梦如迷。生来死去,循环万劫。审惟倒置,何甚如之!故《妙真经》云:“人常失道,非道失人;人常去生,非生去道。”故养生者慎勿失道,为道者慎勿失生。使道与生相守,生与道相保,二者不相离,然后乃长久。言长久者,得道之质也。经云:“生者,天之大德也,地之大乐也,人之大福也。道人致之,非命禄也。”又《西升经》云:“我命在我,不属于天。”由此言之,修短在己,得非天与,失非人夺。扪心苦晚,时不少留。所恨朝菌之年,已过知命,归道之要,犹未精通。为惜寸阴,速如景烛。勉寻经旨,事简理直,其事易行。与心病相应者,约著安心坐忘之法,略成七条,修道阶次,兼其枢翼,以编叙之。

一、作者简介

《坐忘论》是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的代表著作,也是具有重要影响的一部道家经典,书中强调生命的宝贵,主张养生莫过于修道;修道在于静心;而静心最好的方法就是“坐忘”——将庄子提出的养心方法发展为道家修炼的途径。对现代人而言,书中阐述的道家“坐忘”之法,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持性灵宁静安详、破除烦恼和回归真我的修炼方法。

司马承祯(公元六四七——七三五年)字子微,道号道隐,又号白云子。河内温(今河南省温县)人。茅山宗尊他为第十二代宗师,他同时又是天台宗南嶽派的创始人。

司马承祯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,但他不愿意走仕途之路,在他二十一岁的那一年,毅然出家当了道士,拜当时著名道士潘师正为师,居嵩山修道,得受上清经法、符箓、导引、服食等术。潘师正对他十分赏识,曾对他说:“我自陶隐居传正一之法,至汝四叶矣。”(《旧唐书*隐逸列传》),可见潘师正已经把他视为自己的正式传人。此后,司马承祯遍游天下名山,最后在天台山定居下来。他在天台山修建了楼轩,命名为“众妙台”,自号“天台白云子”。

 

二、《坐忘论》的主要内容

《坐忘论》的主要内容是阐述道家修炼的方法,这一方法的主旨就是修心,也即保持心境的安静。“坐忘”的意思是静坐而心忘,所谓“心忘”,就是忘却天地万物,忘却自我,忘却世间的一切。

 “ 坐忘 ”这一命题首先由庄子提出。《庄子 大宗师》中说:

颜回曰:“回益矣。”

仲尼曰:“何谓也?”

曰:“回忘仁义矣。”

曰:“可矣,犹未也。”

他日,复见,曰:“回益矣。”

曰:“何谓也?”

曰:“回忘礼乐矣。”

曰:“可矣,犹未也。”

他日,复见,曰:“回益矣。”

仲尼曰:“何谓也?”

曰:“回坐忘矣。”

仲尼蹙然曰:“何谓坐忘?”

颜回曰:“堕肢体,黜聪明,离形去知,同于大通,此谓坐忘。”

仲尼曰:“同则无好也,化则无常也。而果其贤乎!丘也请从而后也。”

颜回对“坐忘”予以解释的那几句话,用今天的话讲就是:“忘掉自己的身体,排除自己的视听,抛弃形体和智慧,与无所不通的大道融为一体,这就是坐忘。”司马承祯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,并通过“坐忘”的静心修心作用逐渐发展成为道家修道成仙的一种修炼方法。

《坐忘论》的开始有一个短的序言,在序言中,作者指出人最可宝贵的是生命,而生命的长短全在于自己能否修道,修道能否成功的关键又在于能否做到静心,而静心的最好方法就是“坐忘”。

 从开始修炼到最后得道成仙,司马承祯把修习“坐忘”分为七个阶段,这七个阶段又被称为“七阶次”,具体是:

第一阶段,“敬信”。就是对大道必须要有虔诚的信仰,深信不疑,这是修道的基本前提。他说:“信者,道之根;敬者,德之蒂。根深则道可长,蒂固则德可茂。”如果“信道之心不足,乃有不信之祸及之,何道可望乎?”只有“敬仰尊重,决定无疑”的人,才能步入得道的“阶次”。所以他说:“如人闻坐忘之言,信是修道之要,敬仰尊重,决定无疑者,加之勤行,得道必矣。”因而在司马承祯看来,对于得道之事,诚则信,信就灵,所以他把“敬信”视为修道的第一步。

第二阶段,“断缘”。所谓断缘,就是要断绝俗世尘缘,不为世俗事务所累。放弃世俗间的事情,身体就会轻松;做到清静无为,内心就会安静。远离一步尘世,就接近一步大道。即使遇到必须做的事情,做事时也不可产生好恶之情,以免破坏平静的心境。断缘可以说是树立虔诚信仰后的第一个实际行动,即让自己的内心一步步远离这个污浊不堪、喧闹不已的世俗生活。所以要求修道的人要“塞其兑,闭其门,终身不勤”。他说:“断缘者,断有为俗事之缘也。弃事,则行不劳,无为,则心自安。恬简日就,尘累日薄,迹弥远俗,心弥近道,至圣至神,熟不由此乎?”

 

第三阶段,“收心”。司马承祯认为,心是“一身之主,百神之帅,静则生慧,动则成昏。”因此,“学道之初,要须安坐,收心离境,住无所有。因住无所有,不著一物,自入虚无,心乃合道。”就是把心思从世俗生活中收敛回来,使它安宁平静,逐渐进入修道的状态。修道者不仅要收心,而且还要做到不执著于收心,如果时刻还要告诫自己应收心,那其实还是一种累。司马承祯还指出收心过程中的四种偏差:一是一无所思、大脑一片空白的“盲定”;二是任凭内心胡思乱想,丝毫不加节制;三是虽然明白善恶,但思绪四处飘荡,不能归依于大道;四是像世人一样无事不做,却大言自己内心一无所染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:清除心中的一切世俗杂念,做到“在物而心不染,处动而神不乱,无事而不为,无时而不寂”。并且还指出,修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不可一蹴而就,只有长期修炼下去,才能产生符合大道的智慧。

 

第四阶段,“简事”。所谓简事,就是要善于选择事务,换句话讲,就是修道者一定要知道什么事情该做,什么事情不该做。司马承祯明确指出,人生在世,不能不做事,但做事时一定要把握这样的原则:排除那些对修道养生没有作用的事物,如酒肉、罗绮、名位、财产等等。在司马承祯看来追求这些事物的世俗行为,将极大地伤害自己的生命,不利于修道。

第五阶段,“真观”。即善于观察,不为外物所迷。有了前四个阶段作铺垫,自然会逐渐产生高超的智慧,发现真理。具体讲,就是能够认识什么是祸福吉凶,并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,以保证自己生命的安全,不为自己留下任何拖累,以便进一步修道。司马承祯提醒修道者要防微杜渐,要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祸福吉凶的缘由,还要知道世间万物都是虚幻不实的,因而不值得自己去追求。

 

第六阶段,“泰定”,就是安详而心静。所谓的泰定,就是清除了一切世俗欲望,身如枯木,心如死灰,勿须有意去追求静心,而心无时无刻不处寂静的状态。这一阶段的内容与“收心”相似,但收心讲的是一种要求,是一个修炼的过程,而泰定讲的则是收心过程的完成和实现。司马承祯认为,做到了泰定,就能产生智慧,有了智慧而不使用,反过来再用这种智慧去护养安静的心境,做到静心与智慧相互养护,这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,久而久之,就自然能够得道了。

第七阶段,“得道”。得道是修习坐忘的最后一个阶段,也就是坐忘的目的。简单的讲,就是得道成仙。得道者形神统一,修得长生不死的“真身”,隐显自如,就可以“散一身为万法,混万法为一身”,得道之人可以说是神通广大,智慧无边,这不仅是坐忘的目的,也是所有修道者的最终目的。

 

 在《坐忘论》的最后,还有一章<枢翼>,<枢翼>的作用类似于现代论文中结束语。<枢翼>对修习坐忘法的要点进行了总结和回顾,再次申明修习坐忘法的主旨。在<枢翼>中,司马承祯提出了“五时”和“七候”。所谓“五时”,就是修道时不同阶段的五种不同心理感受:一是心境动多静少;二是心境动静各半;三是心境静多动少;四是无事时心静,有事时心动;五是心与道合,有事心也不动。所谓的“七侯”,就是修道者在七个阶段的形体表现:一是举动顺时,容颜和悦;二是疾病全消,身心清爽;三是身体得到补养,不再会夭折和受伤,恢复了元气和生机;四是能够生存数千年之久,这样的人可以称为仙人;五是能够把自己的形体修炼为气的状态,这样的人可以称为真人;六是能够把气状态的形体进一步修炼为无形无象的精神状态,这样的人可以称为神人;七是通过修炼,使精神状态的形体与大道融而为一,这样的人可以称为至人。作者最后指出,如果不具备这“五时”与“七侯”者,就算不上真正的得道之人。

司马承祯在写作《坐忘论》时,不仅吸取了老子、庄子以及其他道家人物得思想精华,对儒家、佛教思想也有所借鉴。如儒家的正心诚意、佛教的止观学说等等,对《坐忘论》的思想都有很大影响。

总观《坐忘论》的主旨,就是强调一个“心”。司马承祯认为,只要心中做到无物无我,一念不生,内不觉其一身,外不觉其天地,与道冥一,万虑皆遗,就能够得道成仙。

备案号:鲁ICP备151208575号
主办:中华道教符箓协会 承办:临沂玉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山东力维律师事务所 李守涛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:13713200010808561